2015-03-09 14:08:29 0
编者语:面对不断涌现和成起来的各行各业的社会组织,应如何办好协会,办会的理念、方向和目标是什么?叶佑新名誉会长为我们提出明确的要求。优秀的社会组织不应停留在只发挥“桥梁”和“纽带”作用,应成为一个行业领域中,公平、公正处事,有影响力、凝聚力、协调力强的“裁判员”,成为行业中为政府、社会和企业服务的第三方责任机构。
改革助推社会组织提升发展
广州市节能协会 叶佑新
党的“十八大”以后,我国改革力度深度进一步加大,对政府施政的思维方式、职能规范、工作程序与方法都提出了许多新的要求和规限。目的是要更好地构建一个依法行政的政府,一个高效、廉洁、精干的政府,一个完全体现为民、为社会、为老百姓谋好事,办实事的政府。为适应和跟上改革的目标和步伐,政府各级公务人员正在大力转变思想观念和思维方式,把“行使权力”的意欲转变成“服务社会”的意识。公务员的这种转变,正带动和引领着整个社会管治体系的变革。为逐步建立和形成全新、服务型,有中国特色的社会管理新模式奠定基础。
改革将为社会管理、行业统筹发展、专业技术指引、产业协调等诸多领域留下了广阔的工作与服务空间。近年,在相关政策的放开和推动下,催生着各行业、专业的社会组织,他们有更多的机会可在其中发挥应有的作用,他们正替代着政府相关部门进行大量决策前的调研论证、规划草拟、试点探索、决策实施反馈等工作,使政府摆脱了决策和实施过程的诸多繁杂事务的缠绕,可腾出更多的时间与精力,潜心研究制定宏观政策和监管措施,也加速了自身职能转变。政府工作可从过去经常直接面向社会“一线”转为“二线”,避免了处事总是走在矛盾的前沿,有利于缓和冲突。同时,也加快培育和提升了社会组织的服务水平、协调能力和社会影响力。政府上述“退位” 的成功,关键在于思想的进一步解放,“破权欲,立服务”,大胆探索、实施加快社会组织壮大发展的政策措施,全力支持建设好辅助政府施政的平台和工作抓手。在新一轮的改革中,政府尤其需要依托和发挥在产业和相关行业领域中影响力、号召力、协调力较强的,处事公平公正,不参与行业盈利性活动,能承担“第三方责任”的社会组织作为中坚力量,逐步打造一批品牌社会组织。
随着政府职能转变和改革的深入,社会服务不但不是弱化,而是更加广泛和多元,既需要带有很强的专业性、技术性服务,也需要大量综合性、协调性服务。社会组织与专业技术型公司最大的区别就是服务性质和业务定位的不同,前者侧重于对社会多种资源力量的整合与协调,后者是专业性实施。前者有如赛场上的“裁判员”,后者便是赛场上的“运动员”是竞争的对手,应各施其职,各负其责。中国的社会管治改革,也需按市场和赛场原则和规律办事,不但要壮大“运动员”队伍,还要培育一支廉洁、高素质的“裁判员”队伍,而且正是当前的迫切任务。只有这样,“球赛”才能进行得“文明、健康、有序”。
政府职能委托和财政资源要更多的倾斜于优秀的,能承担起“笫三方责任”的工作服务平台。目前,大多数公益性和社会服务类机构,由于工作性质特殊,承受着的经济压力较大,政府需重视关注并切实帮助他们解决现实困难,在职能委托和资源配罝上要敢于、善于在运行方式上探索新招。广州市最新出台的“社会组织管理办法”提出了建立社会组织孵化基地及相关孵化政策,为加快扶持培育优秀的社会组织和社会工作服务平台,是一种大胆且积极的探索和尝试,希望能够尽快制定出具体的措施及可操作的办法予以落实。
优秀的社会组织是社会服务、管理、协调、行业规范与监督的重要平台;是市场经济不可缺少的重要力量;是政府施政 的有力助手;是行业、企业沟通服务和规范的组织者和引领者。在经济发达的国家和地区,包括新加坡、韩国,我国台湾、香港等地,这类组织和机构都为辅助政府施政起到极其重要的作用。同时,也获得政府事权、财政扶助及其他大量的社会资源作为相关领域开展工作的支撑。政府的职责是对这些机构进行政策导向,资源使用方向把关,及审计监督。这种运行模式值得我们借鉴。
优秀的社会组织应有自己清晰的目标,在办会方向、办会宗旨上体现自己的理念和意志。这类社会组织应不停留在只发挥“桥梁”和“纽带”作用的层面上。而应要进一步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成为一个行业、领域中,能公平、公正处事,有影响力、凝聚力,协调力强的“裁判员”,成为在行业中为政府、社会和企业服务的“第三方责任机构”。
要定位和行使“第三方责任”的社会组织,要处理好“裁判员”和“运动员”的不同身份与角色的关系,原则上不应介入和参与同行业的竞争性经营业务。但目前,双重身份同时兼有,同时充当的情况时有发生,今天是“运动员”,明日又去充当“裁判”,这种现象严重破坏了市场公平和行业规矩,沾污了“裁判”团队的公正性和声誉。这种状况需要社会、行业进行纠偏,更需要政府进行清理与监管。要坚决制止把政府职能通过各种形式委托给在同行业有同类经营性业务的公司、组织或机构。政府部门对挑选作为“第三方责任机构”时,应从严审核,严格把关。
当前,我国社会组织的壮大发展方兴未艾,任重道远,他们需要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优秀的社会组织要外树形象、内提素质,高标准确立自己的目标定位,争取在中国特色市场经济中发挥更积极的作用。
2015年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