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专家栏目
技术与创新
电子刊物
意见反馈

您所在的位置 > 首页 > 特别关注 > 列表

新能源汽车再获政策红包 充电设施迎发展机遇

2016-02-29 17:29:14    评论:0 点击:

 

     国务院召开常务会议,确定进一步支持新能源汽车产业的五项措施。有分析称,新能源汽车再获政策红包,这也预示着,与之密切相关的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将迎来发展机遇。 

  新能源汽车频获政策红包

  众所周知,新能源汽车对于我国环保以及汽车产业升级意义重大。近年来,我国也一直很重视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

  去年9月23日,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加快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和城市停车场建设。会议提出,新建住宅停车位建设或预留安装充电设施的比例应达到100%,大型公共建筑物、公共停车场不低于10%。

  去年9月29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出台一系列新能源汽车扶持政策,比如要求各地不得对新能源汽车实行限行、限购,支持动力电池、燃料电池汽车等研发,开展智能网联汽车示范试点等。

  去年10月8日,为落实国务院常务会议精神,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关于加快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建设的指导意见》,明确力争到2020年基本建成充电基础设施体系,满足超过500万辆电动汽车的充电需求;同时要求,要加大补贴力度,加快制定“十三五”期间充电基础设施建设财政奖励办法,在产业发展初期通过中央基建投资资金给予适度支持。

  去年底,财政部等五部委研究起草了《关于“十三五”新能源汽车充电设施奖励政策及加强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的通知(征求意见稿)》。这预计未来五年电动汽车充电站将迎来补贴利好。

  2月24日,国务院召开常务会议,确定进一步支持新能源汽车产业的五项措施,以结构优化推动绿色发展。

  在政策力挺的背景下,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前景很值得期待。

  数据显示,近两年来我国汽车行业整体产销增速持续下降,但新能源汽车却呈爆发式增长,2009~2012年累计生产1.7万辆,2013年1.7万辆,2014年8.4万辆,2015年达37.9万辆,产销两旺,我国已成为全球新能源汽车生产第一大国。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昨日表示,“这既表明新能源汽车产业的生命力,也表明‘新经济’正在孕育产生巨大的‘新动能’。”

  李克强指出,“我们当前正处于新旧动能转化‘拐点’,只要让‘新经济’壮大起来,把‘新动能’培育起来,中国经济就不仅是‘柳暗花明又一村’,更是‘柳暗花明又万村’!”

  有分析人士指出,当前,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主要依赖国家的补贴政策。但是,发展新能源汽车不能只靠政策利好,生产企业也要积极应对。

  充电设施迎发展机遇

  有分析指出,新能源汽车虽然呈爆发式增长,但是仍面临质量参差不齐、续航里程短、充电难等问题。

  针对充电难这一问题,本次常务会议提出,加快充电基础设施建设。明确地方政府、业主、开发商、物业和电网企业等责权利,推动落实住宅小区和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机场景区及其他社会停车场等建设充电设施的要求。利用中央预算内投资和配电网专项金融债等支持各地充电设施建设,鼓励地方建立以充电量为基准的奖励补贴政策,减免充电服务费用。

  国家能源局电力司副司长童光毅此前曾表示,在“十三五”期间,国家将进一步出台充电设施的中央和地方财政的奖励办法。国家拿出几十个亿鼓励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同时也鼓励社保基金探索投资充电基础设施领域。此外,国家还将成立充电基础设施基金,发行基础设施企业债券支持充电桩建设。

  据童光毅介绍,按照我们2020年新能源汽车500万辆的保有量测算,未来政府将要落实480万个分散式的充电桩,还有1.2万座充电站的建设,与此同时,在公交、出租、环卫领域,要建3850座公交换电站,2500座出租车充换电站,还有2450座环卫物流等专用换电站。

  面对如此蓝海,诸多资本自然蜂拥进入。截至去年年底,我国建成的充电桩有4.9万个。但与2020年规划建成480万个充电桩的目标相比,还相差甚远。

  这也意味着,我国充电桩行业仍然具有巨大的增长空间。

  有机构预测,2016年我国充电设施市场规模将达到400亿元,到2020年,可达到1000亿元。

  赛迪顾问股份有限公司研究总监吴辉表示,从市场规模来看,未来充电站的预估值将会更高,收益模式也将实现创新。短期来看,国内将会迎来一个充电站或充电桩的建设高峰期。

  但有业内人士指出,目前我国充电桩市场仍处于无序竞争状态。随着国家相关政策及管理体系的逐渐完善,充电桩行业的洗牌也会加速。

 

来源:经济观察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