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
专家栏目 |
技术与创新 |
电子刊物 |
意见反馈 |
11月23日,2015世界机器人大会在北京开幕。国家主席习近平致信,向大会的召开表示热烈祝贺。习近平表示,我们愿加强同各国科技界、产业界的合作,推动机器人科技研发和产业化进程,使机器人科技及其产品更好为推动发展、造福人民服务。
习近平在贺信中表示,随着信息化、工业化不断融合,以机器人科技为代表的智能产业蓬勃兴起,成为现时代科技创新的一个重要标志。中国将机器人和智能制造纳入了国家科技创新的优先重点领域。
此前,工信部相关负责人表示,机器人产业“十三五”发展规划将以“市场主导、创新驱动、强化基础、提升质量”为原则,以企业为主体,实现机器人关键部件和高端产品应用的突破,产品质量达到国际水平。国家将加大研发投入,夯实产业基础,集中突破重点产品,加紧研制下一代机器人和服务机器人,储备产业创新技术。
市场发展迅速 前景看好
数据显示,2006年至2014年,中国工业机器人市场销售量以年均58.9%的速度增长,预计未来5到10年,中国机器人行业将高速发展。预计“十三五”期间,工业机器人市场年需求量将达到15万台,保有量约80万台。
专家表示,目前国内机器人技术基本具备,但机器人产业涉及到整体工业水平、科研体制、配套产业等多个方面,我国同国外仍有较大差距。在未来,服务机器人发展前景广阔。
工业机器人+服务机器人 两大市场待开发
最近几年,全球工业机器人迅猛发展。数据显示,2014年,全球工业机器人的销售数量达到23万台,这一数据有望在今年得以刷新,将在2014年的基础上增加15%。业内人士表示,在接下来几年时间里,工业机器人将会出现更大增长,将会持续实现两位数的增长。
专家分析,汽车行业目前仍是机器人使用的主要驱动行业,这也是传统机器人最早得以应用的行业。在去年销售的23万个机器人当中,其中10万个应用于汽车行业。此外,电子、金属、橡胶、食品、制药、化妆品等行业,都是机器人的“用武之地”。
相对于工业机器人,服务机器人出现稍晚。服务机器人在90年代出现,这启动了一个新的市场。目前全球生产服务机器人的公司共有200个,分为家政服务机器人和专业服务机器人。其中专业服务机器人包括医疗机器人、残障人士机器人以及安保、清洁、水下等类型机器人。
目前,我国服务机器人尚处于产业的孕育期,清洁机器人、两轮自平衡车和模型无人机等家用服务机器人已经实现产业化;救灾救援、公共安全、核裂变堆运行维护等多种型号的机器人也开始示范应用。
国内企业基本走上自主发展道路
我国高度重视发展机器人技术和产业,《中国制造2025》更是将机器人作为建设制造强国的重要领域之一。然而,在机器人研发领域,我国与世界先进水平还有不少差距。业内人士表示,整体上看,我国工业机器人生产企业规模还偏小,市场占有率还比较低,一些关键元部件的品质与国际先进产品相比还有较大差距,技术创新能力还在发展中,服务机器人的规模产业还很小。
但令人欣喜的是,一些新迹象正在中国发生。专家表示,经过多年努力,我国已掌握了工业机器人的设计技术,积累了应用经验。国内很多单位在机器人技术研究中,已经取得了投入实际应用的成果,我国机器人的先驱企业已基本走上自主发展的道路。
北京助力机器人产业发展
业内人士坦言,北京作为高精尖产业聚集地,具备打造智能机器人产业生态的核心优势。北京的软件、信息服务业全国领先,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等领域的新业态、新模式、新技术和新成果不断涌现,对北京培育发展以智能机器人为核心的高精尖产业生态,具有极大促进作用。同时,北京还拥有广泛的示范应用市场。
专家表示,北京具有良好的产业基础、较大体量的服务业需求,是未来工业及服务机器人的潜在市场。伴随京津冀协同发展不断深入,以产业转型升级为导向的机器人应用市场将进一步释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