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专家栏目
技术与创新
电子刊物
意见反馈

您所在的位置 > 首页 > 政策与解读 > 解读 > 列表

转发两部委联合印发《重大节能技术与装备产业化工程实施方案》

2014-11-17 10:47:01     

    编者按:在2012年发布的《“十二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中,重大节能技术与装备产业化工程被明确为在“十二五”期间将重点实施的20项重大工程之一。加快节能技术与装备产业化是促进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举措。6日,工信部、发改委联合印发了《重大节能技术与装备产业化工程实施方案》,意在加快提升我国节能技术装备水平,培育节能产业,为提高全社会能源利用效率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中国中小企业信息网讯  当前,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加快发展,未来相当长时期,能源需求仍将不断增长,面临巨大的节能减排压力。特别是随着节能工作深入推进,进一步挖掘节能潜力的难度加大,节能的任务更加艰巨。这迫切需要在节能技术装备创新、产业化和推广应用方面,实现更大突破。今日(6日),工信部和发改委联合印发《重大节能技术与装备产业化工程实施方案》。
  
    《实施方案》中透露,近年来,我国不断加强节能技术创新,积极推进节能技术与装备产业化,一批先进适用的节能技术与装备逐步推广应用,钢铁行业干熄焦技术普及率提高到80%以上,水泥行业低温余热回收发电技术普及率达到80%以上,高效节能家电、节能机电设备、绿色照明、节能建材等节能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大幅提高,节能产品和装备制造业已初具规模,不仅对推动节能降耗、提高全社会能源利用效率提供了有力支撑,而且对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保护生态环境,改善民生做出了重要贡献。但总体看,我国节能技术装备产业化水平与节能挖潜需求相比仍有一定差距,主要表现在:一是自主创新能力不强。以企业为主体的节能技术创新体系不完善,产学研结合不够紧密,技术开发投入不足,一些核心技术尚未完全掌握,部分关键设备依靠进口。二是产业集中度低。企业规模普遍偏小,龙头骨干企业带动作用不强,节能产品设备成套化、系列化、标准化水平低。三是政策不完善。相关法规、标准体系以及财税、金融政策不健全,中小型节能产品制造企业融资困难。四是市场化推广体系不健全。用户与供应商之间的节能技术产品信息传播途径较少,第三方评价机制不完善,用户对新型节能技术装备认知程度低、识别成本高,合同能源管理、设备租赁等市场化推广模式没有得到普遍应用。

    《实施方案》提出强化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形成一批支撑节能技术与装备研发的高水平、基础性、战略性和前沿性机构;研发、示范30项以上重大节能技术,在高效锅炉、电机系统、余热余能利用、节能家电等领域形成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竞争力的重大装备与产品,显著提高节能装备核心元器件、生产工艺核心技术以及先进仪器仪表的国产化水平;支持、引导节能关键材料、装备和产品制造业做大做强,形成一批有国际竞争力的骨干企业;推广重大节能技术与装备,到2017年,高效节能技术与装备市场占有率由目前不足10%提高到45%左右,产值超过7500亿元,实现年节能能力1500万吨标准煤。

    《实施方案》提出了五项任务,分别是培育节能科技创新能力,突破重大关键节能技术,推动形成节能装备制造产业集聚,加快节能装备推广应用,强化节能技术装备市场需求。另外,《实施方案》还将2014-2017年的年度工作进行了安排。2014年完善节能服务公司扶持政策,实行节能服务产业负面清单管理。培育一批“节能医生”、节能量审核、节能低碳认证等第三方机构。利用中央预算内资金支持13个重大节能技术装备产业化项目。2015年利用现有资金渠道支持10个左右重大节能技术产业化示范项目,支持一批技术改造和合同能源管理项目。2016年支持约20个重大节能技术装备产业化与推广应用示范项目。2017年支持约30个节能技术装备产业化与推广应用项目。

    其实,为加快节能技术与装备产业化步伐,我国先后发布了《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十二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十二五”节能环保产业发展规划》和《关于加快发展节能环保产业的意见》,明确把推进重大节能技术与装备产业化作为发展节能环保产业的重要内容,各项政策措施力度不断加大,这为推进节能技术创新和产业化工作营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节能装备制造业面临重大发展机遇。

 

上一篇: 第一页

下一篇: 最后一页

相关信息